影史排名前10的神奇道具 In 世界杯澳大利亚 @2025-09-20 13:11:00

还有非主流武器。

还有的武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相比上面的武器而言,《星球大战4:曙光乍现》中的道具不仅撑起了人物形象,而且很少有道具出现得如此频繁,如此顺手而且如此精彩。

《星球大战4:曙光乍现》中的光剑

光剑的设计来自于一个荒唐的想法——激光武士刀。后来主创认真考虑过这个主意,然后它便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想象力。

光感和音效绝佳,无论远近都极具辨识度。可攻可守,所向披靡。光剑集合了一切优秀道具所需要的品质,甚至有所超越。

第八名

《摇滚万岁》中的吉他音箱

搞笑道具的目的,大多在于创造视觉笑料。例如:

《第五元素》中的藏身帽

《影子大亨》中的呼啦圈

《摇滚万岁》中的吉他音箱采用了一个非常讨巧的简单设定,所有的音箱刻度其实都只是刻到10,而影片中的音箱刻度都刻到了11。

这个微小的改动显得傻里傻气,虽然显得有些荒谬,但是这却成为了全片的一大亮点,完美的诠释出了一本正经的冷幽默。

相较于梅尔•布鲁克斯作品中夸张的搞笑道具,《摇滚万岁》这部影片中道具以细节取胜,通过额外刻印的小小数字就能让人捧腹大笑。

第七名

《陆上行舟》中的一艘船

其实有时候影片中的道具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可以促进相关人物的交流互动,协助演员进行表演。这种道具来自歌舞杂耍表演,它的运用使演员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

比如:

一艘“船”听起来更像是布景,似乎并不属于道具的范畴,但是如果你看过《陆上行舟》,你就会明白它为什么了不起。

导演沃纳•赫尔佐格和剧组成员连同故事中的角色都把重300吨的巨船当作道具来操纵,这么做结局精彩非凡。

电影中的疯人想要试着把一艘船拖过大山,电影拍摄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幕后故事映射了电影内容,正如怪诞的生活映射艺术,投射出生活中的彻底疯狂。

这件道具创造出几乎贯穿始终的体力斗争,代表着每一次冲突的情感催化剂,它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主题,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性,是因为所有人在努力把这一庞然大物当作可以操控的道具。

第六名

《低俗小说》中的公文包

有时道具本身虽然不具有任何意义,但却可以引出整个故事情节。道具本身的含义并不会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它此时不过是一件人人渴望的象征物,它本身的用途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围绕它的角色。

总而言之它可以是:

这就是麦高芬,麦高分中的麦高芬,它是导演可以设置的终极宝物,但是本身没有任何彰显其宝贵的实际含义,这是结尾的冷幽默,无意义的结束语。

每个看向它的人脸上都泛出光晕,观众只能由此来猜测它的宝贵。电影的导演是昆汀,你肯定知道这是他故意而为之。

第五名

《银翼杀手》中的独角兽折纸

有时候道具拥有清晰而具体的现实含义,它被特意安排在电影叙事之中,意在告诉观众一些信息,导演聪明地采用这一工具来帮助叙事。

比如《侏罗纪公园》中的那杯水,它并非至关重要,但是以一种精彩绝伦的方式告诉观众霸王龙即将来临。

还有《黑客帝国》中的药片。

《银翼杀手》在公映版中独角兽折纸或许属于一个分类,即象征性道具,但是在导演剪辑版中,独角兽明显是传达给主角戴克和观众的一个讯息。

雷德利•斯科特的导演剪辑版中保留了展现戴克梦境的镜头,但是后来因为“太过文艺”而被删减掉,删去了这一镜头,折纸就成了一个单纯的符号。

片段中,戴克梦到了奔跑的独角兽,所以当观众看到盖夫把独角兽留给戴克时,观众就会清楚地明白盖夫对戴克心中所想一清二楚,这背后的含义不言自明。

第四名

《美国丽人》中的塑料袋

名列第四的是作为符号的道具,不起眼的道具可以表达无比深远的内涵。

比如:

现今倾向于赋予这只塑料袋许多复杂的意义。塑料袋代表垃圾,代表废弃物,代表宇宙中的某种精神,但在这里它的含义要简单得多,它仅仅代表着莱斯特口中所说的“美丽”。

他还说到自己的心像涨满的气球随时会爆炸,它的含义简单明了,但是在观看这一镜头时,观众似乎也开始和莱斯特感同身受,也被一种奇妙感所吸引,这就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要情绪,这只简单的塑料袋作为具象让观众重温了孩提时代对这个美妙世界的敬畏感。

第三名

《荒岛余生》中的威尔森

接下来要盘点作为角色本身的道具。

比如:

甚至《老板渡假去》中的老板演员所表演的人物角色也可以作为道具。然而在挑选第三名时,显而易见的当选者是《荒岛余生》中的威尔森。

如果你从没因一个道具而哭泣,那你一定是没看过《荒岛余生》,它曾经斩获奖项,接受采访,甚至有自己的豆瓣网页。

最开始这只排球不过是确保汤姆•汉克斯在独自一人时也有台词可进,但是后来它的意义远超于此,他把这只涂鸦的排球变成自己的朋友,以此来对抗孤独,把自己的情感和恐惧投射在这只排球之上。

目睹这一切的观众也开始感同身受,让观众也和威尔森建立了同样的联系,这只排球安静的承载着所有人间接的身份认同。它由此成为有史以来最受人喜爱的一只皮球斩获奖项无数。

第二名

《乡愁》中的一支蜡烛

在一部影片中,有时关注的不是作为角色本身的道具,而是道具代表着什么。

一种和角色密切相关的道具,会让观众想到并感受到角色的存在,有种想要谈论他们的欲望,即使当时角色身处屏幕之外。

在《乡愁》这部影片中安德烈和一个奇怪的疯人成了朋友,这个疯人大半生都在尝试举着点燃的蜡烛渡过温泉,相信自己只要成功就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他后来离开了这个村庄前往罗马,坚持认为安德烈接替了他点燃蜡烛的事业,然后便把自己化为贝多芬的《欢乐颂》随烟而去。

最后在动人的九分钟长镜头中安德烈回到了温泉来纪念他的朋友,此时他发现温泉水已干涸,他拿起蜡烛,尝试在温泉上走完全程并保持烛光不灭,令人心胸激荡也令人心碎。

这一镜头成为影史上最美的里程碑,每一次烛光的摇曳都象征着人生命的脆弱,蜡烛肆意的燃烧,营造出一种缅怀性的感人瞬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一件道具的无穷力量。

第一名

《七武士》中具有喜剧效果的长剑

在一部影片中关注的是用于定义角色的道具,它可以是人格的化身,告诉观众道具主人的一切信息。

《七武士》中的这把剑也可以归类为武器道具代替光剑,但是它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其武器的本质,这件道具中蕴含了多重含义,并且这些含义随着电影的发展不断变化,它可以归入我们榜单上的任何一个类别。

在电影开头,它是一个小人物的大号佩剑,分外搞笑,是非正统武器,它是人们笑话菊千代的原因,后来它成为演员的表演道具,便于角色行走,随时倚靠,摆造型,这代表角色缺乏一种武士应有的纪律。

但是后来随着这把剑身世的揭晓,它又蒙上了一层悲剧的外衣,剑是他从一名没落武士身上偷来的,他的真是身份是一名农民的儿子,在武士一家死后偷梁换柱。

此外,它也的确是一把武器,体现着菊千代对于武士高贵精神的真正定义。不仅如此,它还是对于一名没落英雄的纪念物,再整部电影中承载着多重内涵,其中道具内涵的转变代表着这个有趣角色的复杂性,同时也对这一复杂性进行阐释。基于以上原因,这无愧于影史最佳道具。

《拉片课——经典影片剧作分析》无论是编剧、导演想提高专业修养,还是艺考、考研备考学习,都能帮到你!

【摄影灯光课】该课程一共14个模块,23节课时!将系统讲解从新光源与传统光源原理与实践对比、LED灯具的特点、使用经验以及灯光附件到电影实战拍摄应用分析等。

本文完

如果本文对你有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国佛教协会官网
8月27日欧洲篮球国家杯推荐:葡萄牙VS捷克